> 文章列表 > 电子总数是什么

电子总数是什么

电子总数是什么

电子总数通常指的是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目。在化学中,一个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其原子序数,也等于其核内质子数,这是因为原子是电中性的,即质子数等于电子数。对于分子而言,电子总数是构成分子的所有原子的电子数之和。

例如,在分子`H2O`中:

氢原子(H)是1号元素,每个氢原子有1个电子。

氧原子(O)是8号元素,每个氧原子有8个电子。

因此,`H2O`分子的电子总数是`1*2 + 8 = 10`个电子。

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原子或离子带有电荷,比如`OH-`(氢氧根离子),则需要将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数加上其电荷数来计算电子总数。对于`OH-`:

氧原子有8个电子。

氢原子有1个电子。

由于`OH-`带有一个负电荷,表示它比中性状态多一个电子。

所以,`OH-`的电子总数是`8 + 1 + 1 = 10`个电子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电子总数等于原子序数的情况有哪些?

如何计算分子中原子的电子总数?

带有电荷的原子或离子电子总数如何计算?